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生活 > 新闻
专车新令:政策红线与市场生存的博弈
  • 2015-1-29 17:25:44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黄旭
  • 作者:
【电脑报在线】从岁末到年初的这一个多月,打车软件行业风起云涌。先是上海、北京等多地交通部门明确将滴滴专车、快的专车等互联网专车服务确定为“黑车”

火拼企业端开辟新业务

        与此同时,专车软件平台绕开了价格战激烈的C端市场,转向火拼B端市场。

        1月下旬,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几乎同时发布企业端产品,把这个B2B模式的用车服务推向舆论焦点,易到用车也趁机重申市场老大地位。

        在车辆控制政策日益收紧的环境下,企业用车的方式和习惯均产生变化,专车公司对企业端的争夺空前激烈。分析人士认为,几大平台对于企业端的争夺,最关键还是为了抢占更多用户资源。

        在一号专车刚刚宣布发布企业端产品,并有百余个合作企业后,滴滴专车y也正式宣布推出企业出行服务,并表示内测一周时间内与超过千家企业达成合作。而易到用车在给记者发布的采访回复中也表示,从2011年开始,易到用车已在企业服务方面拥有四年经验,服务数万家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小型企业约有3500多万家,“我们认为这些企业都有用车需要,从互联网2B业务来看,阿里用了10多年时间搞定10万多家企业,在我看来,以前2B产品是用户创造需求,而互联网打车是刚需,为出行提供解决方案,因此企业用车的市场扩张难度是远低于那些创造需求的行业。”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吴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各家的具体做法也类似,一般是公司开通一个企业账户,员工的个人账户可以添加在企业账户下,在商务出行时选择企业账户结算,即可直接从企业账户端扣款,省去了要发票、报销等财务流程。

        三家企业均表示,专车的企业账户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的员工用车成本,优化企业的差旅出行方案。

        而费用方面,各家也表示,企业专车与个人专车的价格基本一致。一位快的负责人表示,并不会针对企业市场投入大量的补贴,一方面是企业相对个人对价格并不敏感,更在意透明度和效率;另一方面,从专车公司来讲,推出企业专车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企业优化差旅报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据各方介绍,目前与快的、一号专车合作的企业包括中国电信、三菱集团、史泰博、阿里健康、HMD、宝库在线、建设银行及深圳航空等100多家企业;与滴滴专车合作的有腾讯、蒙牛、中国移动、电通、华尔街英语、大陆汽车俱乐部、北京经开等千余家企业;与易到用车合作的有中国银联、海尔、优衣库、爱普生、万科地产、携程旅行网、百度、猎豹移动、优酷、猎聘网等6万余家企业。

        “现在各个创业公司争夺用户的成本直线飙升,获取一个新的注册用户可能需要80-100元。”某创业公司相关人士私下对记者表示,相比之下,企业用户端的关注度相对更低,竞争也比2C要好一些。在他看来,企业端的合作不仅可以相对简单、成本更低的获取大量用户。

挑战:“私家车”何去何从?

        尽管融资,尽管开展新的业务,但“禁止私家车接入专车平台”这一项政策红线还是让各个专车平台面临更大的挑战。

        目前,市场上的商务租车品牌包括易到用车、优步、一号专车、滴滴专车等,仅北京市场商务租车品牌就已超过5家。尽管各家专车公司声称旗下使用车辆均属于“汽车租赁公司”,并非“私家车”,但无论是从各地交通执法部门查处的情况还是记者本人体验的情况,真正的“租赁车辆”非常少,绝大部分均为私家车。去年,北京交通执法部门查到47辆“专车”,全部为私家车。

        在记者1月份体验的不同专车公司的16次专车服务,其中只有3位司机说车是“租赁公司,自己属于第三方劳务派遣”,还有10位司机明确承认是“私家车”,剩下3位司机以沉默或者其他借口避开了记者的问题。有一位司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最近不少司机都停止接单了,主要就是因为私家车资质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如果汽车租赁公司有足够的符合资质的车辆,就会自己做专车,不会再让互联网公司或者软件公司“分一杯羹”。与专车软件合作的部分汽车租赁公司,并非车辆全部是租赁公司产权,很多车辆其实是私家车挂靠在租赁公司名下。

        专车的车辆使用中存在大量的“私家车”,主要是因为汽车牌照在一线城市属于“稀缺资源”。2011年起,为了遏制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启动小客车摇号制度,随后,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杭州、深圳等地也陆续实行汽车限购政策。专车公司想要大量购置车辆建立“自己的队伍”几无可能。

        与车辆、牌照稀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专车公司一轮又一轮补贴大战下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消费需求。那么,建立自己的租车公司能解决专车的身份问题吗?

        答案是基本上不可能。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汽车租赁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做客首都之窗时谈到,截至2013年6月30日,北京市汽车租赁企业数量是753家,共计40789辆车。然而,有媒体查阅官方数据发现,北京市汽车租赁企业获得的“购车指标”并不多,2013年北京市83家汽车租赁企业共获得了3400个指标,“得分”最高的企业得到了157个指标,最低配置20个指标。

        根据《北京市租赁小客车数量配置办法》,汽车租赁企业根据相应条件被分成三类。A类考核优秀,车辆规模在200辆,纳税也就是社会贡献率要达到60万以上,符合这三项条件的是A类企业。B类是考核良好以上,纳税是6万,规模是20辆,其他为C类。符合A类企业的企业非常少,大部分企业处在C类,而只有A类企业能申请较多的指标。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官方网站显示,去年下半年,北京配置了1220个燃油租赁小客车指标,56家汽车租赁企业,获得指标数在20个至31个之间——对于巨大的专车身份需求来说,这连塞牙缝都不够。

        而根据媒体报道,上海、深圳、广州已经停止汽车租赁牌照新增发牌。这样一来,即使专车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汽车租赁公司,仍将面临在一线城市因为“无指标无牌照”而无车可用的局面。

本文出自2015-02-02出版的《电脑报》2015年第5期 A.新闻周刊
(网站编辑:pcw2013)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讨论)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
匿名 ctrl+enter快捷提交
读者活动
48小时点击排行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