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5-24 15:56:28
- 类型:原创
- 来源:电脑报
- 报纸编辑:杨璐
- 作者:
2005年~2013年:早起的鸟儿能吃虫
关键词:Xbox360、PS3、Wii、第七世代、Kinect
微软在2010年为Xbox 360开发的体感识别器Kinect是交互式游戏的代表设计
由于深刻认识到速度带来的优劣势,微软痛定思痛,决心在第七世代游戏机上先发制人。自2002年和NVIDIA的知识产权案和解以后,微软自然放弃了原有的硬件厂商,积极寻找全新的硬件商进行新机器的硬件生产。由于可选择的厂商并不多,微软果断“财诱”了正为PS3设计芯片的IBM,拉拢了和NVIDIA打得不可开交的ATI,三家厂商手忙脚乱,加班加点地赶在了2005年11月底——微软的老时间发布并销售的下一次游戏主机Xbox 360。第七世代游戏机的战争就此由Xbox360打响。随后,索尼的PS3于2006年,任天堂的Wii于 2009年也分别参战。不过,这一个时代与其说是Xbox 360、PS3和Wii三国大战,更不如说两超一强更为贴切(因为Wii在体感和画面上的差异化策略使其并没有什么有分量的游戏大作,更多的是轻松简单的小游戏)。
激烈的两超大战以微软的初步胜利而告终。虽然Xbox 360配备的三核的IBM PowerPC架构的Xenon处理器及ATI R500显卡在硬件性能上要略弱与索尼,但由于微软抢先发售了次世代游戏机,索尼切身地体验到什么叫风水轮流转,重复了当年微软发售初代Xbox的策略:贴钱亏本大甩卖。不过,在PS3这一代,索尼看到了微软在初代Xbox播下的网络种子开花结果,在认同Xbox的网络游戏平台和理念的同时,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PSN。
微软虽初战告捷,却也在随后的“三红”事件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早期版本的Xbox360存在严重的“三红”问题(在Xbox360发生异常情况时,围绕电源按钮的四盏指示灯其中有三盏会闪烁红灯),返修率曾一度高达66%,不过,在Xbox 360的芯片核心经历了Xenon、Zephyr、Falcon、Opus、Jasper、Valhalla等六个版本后,“三红”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发售6年后,Xbox 360全球主机销量突破5000万台,2012年10月底,这一数字更是增长到了7500万台,略高于索尼PS3的7400万台。
当然,2010年11月4日发布的Kinect则是Xbox 360的另一高潮了。体感作为Wii的卖点在2009年发售后便获得了巨大轰动,其生命周期近亿的销量无疑使它成为最卖座的游戏机。好东西要借鉴,这是业界恒定不变的规律。于是,索尼研发了PS MOVE,而微软则拿出了“不需要可能砸坏电视的控制器”的3D结构光深度感应器——Kinect。靠着Kinect的体感,Xbox 360又在后期狠狠赚了一笔。
2013年5月:是游戏机,还是PC?
关键词:Xbox one、PC、PS4
任天堂的新一代主机Wii U已经发布,但游戏界并未将其放上台面,由于硬件性能太弱甚至被游戏开发商斥为垃圾。业界依旧保持着“两超一强”的格局。在未来Xbox one和PS4的较量中,谁输谁赢尚不知晓,但从笔者的眼光看来,他们之间恐怕还有个一直都存在的敌人——PC要慢慢对付,因为两部新机都和PC扯上了巨大的联系。
PS4是从CELL架构变成了PC的GNC架构,虽然AMD工程师不断声称这个架构领先目前PC两年,但作为生命周期5年以上的游戏机,PS4必须面对来自PC的巨大冲击和可替代性。而Xbox one则是肩负了比尔·盖茨的“全屏幕大统一”任务,也就不得不面对来自PC的内部分化。
现在看来微软的意图,就是通过整合自家的各种服务,创造出一个全家都能用的客厅电脑(尤其新的xbox还使用了x86构架),从Bing到windows,从Skype到电视机顶盒功能,加上Kinect的串联,无一不体现出Xbox的重心从专注游戏开始向外扩展。微软确实已经更改了Xbox的市场定位,可能逐渐的它的竞争对手就真的不是索尼或者任天堂了,而是新开辟出一个领域,不同于HTPC,要超过HTPC。
报纸客服电话:4006677866 报纸客服信箱:pcw-advice@vip.sin*.c*m 友情链接与合作:987349267(QQ) 广告与活动:675009(QQ) 网站联系信箱:cpcw@cpcwi.com
Copyright © 2006-2011 电脑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渝ICP备10009040号